本報特約評論員劉志權
  語文教學的改革不是僅靠教材改革就能完成的。知識真正到達孩子,孩子真正接受教育,還需要教師思想觀念的改革。
  童年的記憶是深刻的,可能每個人都對中小學教材有很深的記憶。比如,彩頁的“人民英雄紀念碑”、《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》《南京長江大橋》《火燒雲》……當然,還有眾多琅琅上口的古詩。
  記憶不全是美好的。曾經給予我們持久影響的是哪些?也許每個人情況有所不同,但是,我想,起碼,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”,或者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”之類,是無法忘記的。不但無法忘記,而且至今有用。而其他的,一部分被徹底遺忘,另一部分只剩下了零星的碎片。
  教材其實讓我們耿耿於懷。正因如此,“一綱多本”後,語文教材的每一次改動,都會引發熱議。從魯迅文章的減少,到朱自清文章的爭議,到民國課本的走紅……一次次躁動背後,都潛藏著我們的記憶、缺憾,以及對下一輩的某種補償心理——我們希望他們接受的教育比我們更好,比我們少走彎路。
  關於教材的建設,幾乎是一門專門的學問。語文者,如葉聖陶所言,“口頭為‘語’,書面為‘文’”,但落實到教材層面,具體的“語文觀”卻是千差萬別。不過,再高深的理論,也不應該違反“用戶體驗”這一普遍的經驗。我們一方面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,另一方面,也應求諸我們的“初心”。
  比如,如果結合語文的特點和中小學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,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核心應該是“美”的。美首先體現為一種親和力。從裝幀到插圖,貼近兒童的心理,讓孩子喜聞樂見;美還體現為優美的語言文字,需要多一些容易記住的、節奏感強的古詩,而不在於主題“向上”、“貼近時代”卻語言無味的記敘文;美還體現為想象、意趣,比如《蝸牛》式的“流行歌曲”。
  它要求的其實是我們放下“教育”的架子和功利,放下假大空的“愛國情懷”,真正啟迪孩子在快樂中發現“美”的眼睛和心靈。
  從這個角度看,最新修訂、剛剛通過評審的語文版小學語文教材,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:一是《我愛上學》換成了《我愛學語文》;二是四冊教材共減少15篇,減少了10%;三是新換了29篇更為“文質兼美,貼近兒童生活”的課文,占25%。由於還沒有看到,不能遽然斷定變化是否“脫胎換骨”,但不管怎樣,這些變化起碼都是積極的、符合少年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。
  同時,還必須看到,語文教學的改革不是僅靠教材改革就能完成的。知識真正到達孩子,孩子真正接受教育,還需要教師思想觀念的改革。而一個群體思想的扭轉,可能比一本教材的改革更為艱難。  (原標題:語文教育改革教材修訂只是開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abbbi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